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853号(教育类140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审核评估 2022/06/09

教职成提案〔2021〕294号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大国工匠培养计划”的提案》收悉,经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教育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构建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通道

  一是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稳定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二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制度,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三是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四是畅通高职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渠道,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中明确规定“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近两年来,每年研究生考试招生录取高职毕业生约12万人。

  二、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一是全面推进学徒制试点工作。教育部按地市级政府、行业、企业、职业学校四种类型,分三批布局了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覆盖2100多个专业点,惠及学生超过13万人,参与企业4700多家,参与人才培养的企业师傅近3万人,校企共建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650多个,有力推动了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开展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二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创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面向现代服务业等技能人才紧缺领域,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以社会化机制分四批遴选发布300个培训评价组织的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是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于2021年印发了《关于扩大院校毕业年度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31号),推动院校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指导院校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4800多所院校参与试点,83.3万名考生参加考核,其中61.5万名考生考核通过,证书累计获得超过10000家企业的认可,持证毕业生就业创业优势逐步显现。四是加大教师团队培训力度,对全国职业院校校领导班子开展大力度培训,从2020年起实施全国职业院校校长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2020年,教育部遴选了5个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24个培育基地,已举办五期研讨班,培训936名书记、校长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教育相关处室负责人,效果良好。五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组织开展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5290所职业院校21.9万名教师参加。通过教学能力比赛积极引导院校和师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组织形式、资源类型,推动创新、完善混合式教学方式,推动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营造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已成功举办13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目前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技能水平最高的全国性、综合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近年来,教育部注重发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促进“三教”改革,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改革大赛办赛模式。2020年,借鉴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理念,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开展大赛改革试点,构建了“国家统筹、地方政府组织保障、职业院校联合企业”的办赛新机制。同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广东省举办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36支代表队、2557名选手参赛。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等35部门联合举办,对接产业需求、反映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突出院校办赛主体作用,共推出102个赛项,预计全国参赛队伍约3264支,参赛选手7600余人。二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兴办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2011—202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共支持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95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196个。三是广泛组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活动,强化学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2021年,组织开展了“少年工匠心向党青春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4000余所中职学校举办,中职学生1600余万人次参与,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认真研究吸收您的建议,采取有力举措,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一是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强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推动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衔接贯通。推动职普融通,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二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及相关重点领域,探索高层次学徒制,继续指导各地进一步研究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引导高职院校合理确定分专业招生计划,培养一大批忠职敬业、技艺精湛、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注入活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环节,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精进技艺、全面发展。四是探索“岗课赛证”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大赛对职业教育“树旗、导航、定标、催化”作用,支持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传承推广技术技能创新成果。把住1+X证书制度质量关,引导职业学校充分利用行业龙头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和评价方面的资源,结合自身实际,充实改造提升相应课程和专业。五是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重要导向,统筹用好主流媒体和各类新媒体开展生动多样的学习宣传,积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10月19日